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中,除了汉、唐、宋、明等农耕民族建立的王朝,还有匈奴、鲜卑、突厥、契丹、女真等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,和蒙古古代打败游牧民族战史,以及农牧民最终的统一和融合,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和中国的版图。
下载PDF格式《华北游牧民族的重大变化》
历史上,农民族的统一是由汉民族完成的,而农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统一是由游牧民族完成的。
1、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最初生活在一起
夏商周时期,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最初共同生活。中国人根据地名称它们为东夷、南蛮、西融、北帝,如狗蓉、山蓉、桂蓉等。
当这些游牧民族逐渐开始侵占华夏人的领土和财产时,驱逐游牧民族就成了华夏人的首要任务。
春秋华夷令
春秋时期,成为霸主的一个重要条件是“敬君抗夷”。比如齐桓公救邢存卫,北伐山军,晋国灭赤帝,秦国灭狗军。
秦始皇统治世界时,秦将燕、赵、秦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,长城划定了华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。
秦长城划定了农牧业的界限
2、 秦汉建立了稳定的农牧边界
当秦汉统一中国,确立中原王朝核心区时,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也形成了统一的政权——匈奴帝国。
从此,农牧民之间的战争与和平,构成了长城内外的历史主流。
汉匈对峙
在卫青、霍去病、斗固、斗仙的不断打击下,匈奴最终分裂,南匈奴附身,北匈奴西逃。
然而,蒙古草原上的霸主却变成了原本向匈奴投降的鲜卑部落。
汉朝的灭亡和晋朝的内乱,为游牧民族提供了南下的机会——这就是芜湖十六国和南北朝。
鲜卑部落的慕容部落曾经建立了五个政权:千岩、后岩、西岩、南岩和北岩,但最终统治北方的是鲜卑拓跋部落——北魏。
鲜卑部落进入中原后迅速汉化,草原霸主成为柔然——突厥。
隋唐时期的华夏是鲜卑等民族融合后的新汉,但农牧对立的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。隋唐几乎是秦汉的翻版。
唐与突厥
突厥-维吾尔-库加斯,这是一个反对唐朝的草原王朝。
大唐和大汉的结局是一样的,最后还是分崩离析。
然而,大唐沦陷后的历史却因辽国的建立而改变了方向。
3、 辽国的建立改变了游牧民族的历史,除了被驱逐,融入中国
辽国并没有称霸中原,只是占领了华夏民族传统的烟云地区。它建立了一个不同于以往长城外游牧民族的政权。
辽的建立
辽国不再是匈奴、突厥那样的部落政权。游牧民族第一次开始称帝,开始与中原王朝平起平坐。辽朝以后,金甚至允许宋朝成为官员。
从辽国开始,游牧民族开始向中原王朝学习,游牧民族开始有了真正的觊觎天下的野心。
或者换个角度看,辽金VS宋与北魏VS南朝很相似,只是北方的范围扩大到了传统的游牧区。
宋朝进当了大臣
从今天来看,中国牢牢控制的区域变大了,辽金时期控制的区域不再是汉唐时期的束缚。
因此,辽国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4、元明清一统天下
公元1206年,成吉思汗统治蒙古部落。从此,东至辽东,西至丛岭,都成了蒙古人的天下。蒙古人成为游牧民族的名称。
公元1279年,牙山之战,南宋灭亡,忽必烈一统天下。
元朝大统一
这个世界几乎就是真实的世界。晋、西夏、西辽、吐蕃、大理、南宋都统一为一个政权。农业和游牧民族第一次统一在一个朝代之下。
然而,蒙古人缺乏统治世界的能力。明驱逐蒙古后不久,他与蒙古南北对峙,似乎又回到了汉~浔、唐~突厥模式。
公元 1700 年的世界
清朝的建立结束了这种局面。
5、 西方列强到来之前中国农牧民的团结是巧合还是中国的运气?
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古代打败游牧民族战史,距乾隆统一新疆仅80年。
农牧民的统一,使中国的北方边界不再局限于阴山和长城。清朝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确实割让了太多的领土,但同时也以条约的形式将满洲、蒙古、维吾尔、西藏并入中国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即使在民国乱世也无法改变。
提起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汉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这些朝代,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。它们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。
匈奴-鲜卑-柔然-突厥-回和-石家斯-契丹-女真-蒙古-满族
这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变化。